云南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贵州新闻

中国-东盟工科大学校长论坛在贵阳举办(图)

发布时间:2016-08-06 21:48:37

人民网贵阳8月4日电 8月2日,中国—东盟工科大学校长论坛在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举办。论坛以“‘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由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发起,中国—东盟中心、西北工业大学和天津大学共同主办,贵州理工学院承办,来自中国和东盟33所高校的百余名校长和代表参加。

据悉,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于2015年3月正式揭牌成立,目前成员院校共有17所。论坛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与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及“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与策略”等会议主题,积极交流信息、分享经验。联盟倡议,创新合作模式,加快培育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在致辞中积极评价成立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她表示,目前许多东盟国家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之中,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阶段,都更加需要工程技术领域的高素质人才,为各自发展及中国—东盟务实合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希望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各成员高校深化合作,推动联盟不断深入发展,为促进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做出更大贡献。

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高等教育与发展区域中心(SEAMEO RIHED)主任婵塔薇简要介绍了东南亚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及该中心开展的主要工作,尤其是同中国—东盟中心合作实施相关项目、推动东盟高等院校与中国云南、广西等省区开展合作等情况。希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工科大学联盟等平台能够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全面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在主旨发言中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项产业仍处于开发利用和综合治理的初级阶段,双方需相互学习和利用自身科技和产业优势,加强教育合作和科技协同创新。

论坛上,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国高校还应该以为东盟国家培养人才为目标,不断加强与东盟国家大学的教育交流与合作,通过合作办学、互认学历、学分互换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质性国际合作办学,加快中国教育国际化进程及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龚江锋)

  • 上一篇:G20放假7天浙江客游贵州门票全免高速全免
  • 下一篇:中国—东盟留学培训项目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组图)